作者:高秀华(河北怀来)互联网配资利息
桑榆丹心映烽火 海陀寻迹忆峥嵘——怀来县老年大学赴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侧记
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与全民族抗战胜利80周年,7月10日上午8时30分,怀来县老年大学声乐班、行书班与中医保健班的31位银发学员,怀揣赤诚之心,乘坐大巴奔赴赤城县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,开启一场涤荡心灵的精神朝圣之旅。行车途中,组织者声乐班班长许天元便向同窗们殷切叮嘱此行深意——不仅为缅怀,更为在历史的烽烟里汲取不竭的爱国力量,还细心关照了参观纪律与安全。
刚一下车,庄严肃穆的纪念馆便以其静默的巍峨撞入眼帘。学员们自发整理衣冠,列队徐徐步入这座承载着血与火记忆的殿堂。馆内,讲解员饱含深情的叙述,瞬间将时空拉回到那个山河喋血的年代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、一枚枚锈蚀的弹壳,都无声诉说着平北军民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故事。
展开剩余72%血色见证:铁证如山的民族伤痕。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,将学员们引向另一段沉痛记忆:日军在宣化龙烟铁矿强征劳工、实施"以人换矿"的酷虐统治。累累白骨的"万人坑"遗址照片,无声控诉着侵略者残害近三万中国矿工的滔天罪行。行书班班长奚长信痛声道:"这些骸骨,是刺向历史谎言的利刃!"
当“当代佘太君”邓玉芬的事迹被深情道出——北京密云县张家坟村人,她把丈夫和五个儿子都送去抗日,六位亲人全部壮烈牺牲。她挥泪支前,掩护和护理了许多伤病员,被子弟兵尊称为邓妈妈。这时馆内一片静默,唯有不时响起低沉的叹息与由衷的敬佩,许多学员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。
历史于此并非冰冷的陈列。学员们沉浸其中,心潮澎湃:有人凝神屏息,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郑重记下触动心灵的词句;有人频频举起手机,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展品定格珍藏。一件件老物件更如时光的钥匙,瞬间开启尘封的记忆:一盏斑驳的煤油灯,让行书班郭金萍忆起童年昏黄灯光下的岁月;一架朴素的石碾,让声乐班徐春阳情不自禁上前亲手推转,粗糙木柄的触感仿佛瞬间连接了往昔。
最是那柄陈列的大刀,令行书班张天文老师——这位老兵心绪激荡,他对着展柜,话语滔滔不绝,向同伴们讲述着冷兵器时代的勇毅与热血,刀锋寒光映照着他眼中不灭的军人豪情。中医保健班王晓霞凝视着战地医药箱动情道:“昔年前辈以草药疗战士身,今朝我们更要以仁心护民族魂”。这一刻,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,而化作一幕幕可感可触、身临其境的场景,深深叩击着每个人的心弦。
参观尾声,全体学员肃立于纪念馆前,将这份庄重的寻访与澎湃的赤子情怀,一同融入镜头定格的瞬间。阳光洒落,映照着他们饱经风霜却目光如炬的面容,银发与纪念馆古朴的砖墙辉映,历史与现实在此刻完成了一次深情的对话。先烈们以生命熔铸的爱国精魂与家国大义,经由这些银发追寻者虔诚的凝望与体悟,正化为深沉而坚韧的力量,如汩汩清泉,浸润桑榆晚晴,更将汇入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磅礴江河。纪念馆前苍松挺立,恰似那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,昭示着信仰的力量,必将辉映前路,薪火永传。
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,勿忘国耻,紧跟党中央,奋进强国路。
图片:徐春阳/倪素红
编辑:牛义信/夏天互联网配资利息
发布于: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实盘配资app_实盘配资平台APP_十大配资平台app下载观点